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報告政府工作。對于普通人來說,仔細閱讀這份報告,會發現里面蘊藏有很多機會。其中,政府要大力發展的行業很有可能將成為熱門行業,機會和前景看好。另外,報告中也有不少新詞、新提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政府施政的重點。
2016: 前景行業及領域
1、新能源車和二手車
報告稱要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國家出臺了很多支持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措施,2015年我國多地新能源汽車銷量呈現大幅增長的態勢,盡管總量還比較少,但這恰恰說明未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工程建筑行業
報告稱要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我國很多城市地下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一下暴雨容易出現“看海”的景象。推動城市管廊建設已經明確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相關行業的發展空間相當廣闊。
報告還提到要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能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這些都與工程建筑行業有關。
3、農村電子商務
報告提到要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同時還稱要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等。這些都有利于促進農村電商的發展。而在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系列舉措或許將促使農村電商成為電商發展的下一個藍海。
4、節能環保產業
報告提到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節能環保行業在我國的發展空間廣闊,無論是建筑節能還是工廠節能,都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隨著節能環保產業成為支柱性產業,未來前景也相當看好。其中,包括節水、垃圾處理等在報告中也都有提及,值得關注。
5、農產品深加工
報告稱要多措并舉消化糧食庫存,大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當下,我國糧食生產連年增收,但庫存壓力大,目前庫存的糧食有近數千億斤。因此,很多農產品面臨價格下跌的壓力。為了解決庫存壓力,同時也是為了滿足多元化的社會需求,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是必由之路。
6、個性化生產
報告稱要提升消費品品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工匠精神。在今天的社會,需求是多元的,很多人追求高質量、個性化的生活,這方面的需求僅僅依靠工業時代的大規模生產無法滿足。因此,提供個性化產品和服務的小型創意公司甚至是個人工作室也會有不錯的前景。
7、旅游行業
報告提出落實帶薪休假制度,規范旅游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利用閑暇時光外出旅行,報告形容已經進入大眾旅游時代。但無論是境內旅游還是境外旅游,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預見,今年旅游業仍然有比較大的發展前景。
8、兒童醫療
報告稱要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在全面二孩政策已經落地的情況下,未來對于兒科醫生的需求會增加。但現實是,我國兒科醫生面臨嚴重短缺,平均每1000名兒童甚至還不足半個兒科醫生。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明確要加快培養,雖然現在當兒科醫生可能比較辛苦、壓力大,但前景看好。
9、金融行業
報告稱要發展民營銀行,啟動投貸聯動試點,同時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從去年到今年,盡管資本市場出現動蕩,但金融行業的問題還是要通過發展來解決。
2016: 熱詞新詞
1、創新型領軍企業
報告稱要培養壯大一批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
我國很多企業面臨大而不強、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培養創新型領軍企業也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著力點。
2、質量強國
報告稱要加快建設質量強國、制造強國。
質量強國放在了制造強國之前,將更加注重商品質量,這也是供給側改革的目標之一。
3、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
報告稱要逐步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基本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格局。
我國已經與多個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通過這些雙邊與多邊自貿協議形成自貿區網絡,可以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4、容錯糾錯機制
報告稱健全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
容錯糾錯機制是要消除一些干部不敢為的畏懼心理,營造一個寬松、寬容、和諧的干事創業環境,為改革創新鼓勁。
5、“人地錢”掛鉤
報告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
“人地錢”掛鉤是指財政轉移支付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城鎮建設用地新增指標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掛鉤、基建投資安排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是調動地方政府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積極性的政策機制。
6、工匠精神
報告稱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央視曾經播出《大國工匠》系列節目,受到各界好評,工匠精神對于制造高質量的產品非常必要。
7、光網城市
報告稱要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
此舉目的是推動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8、“相機調控”
報告提出要“相機調控”。
“相機調控”強調政府要根據市場情況和各項調節措施的特點,靈活機動地決定和選擇當前究竟應采取哪一種或哪幾種政策措施。所以說“相機調控”很重要的就是要“預調、微調”。
9、美麗宜居鄉村
報告稱要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鄉村更加宜居,是解決鄉村空心化的重要途徑。
10、海外倉
報告稱要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
海外倉的建設可以讓出口企業將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該國本地銷售,本地配送。
2016: 每日工作單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系列數字,看起來有些宏觀,但平均到每一天,則更加直觀,更顯政策力度。
1、職工分流安置補貼:每日2.73億元
為化解過剩產能和降本增效,報告提出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有序退出過剩產能,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中央財政將安排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流安置。
2、中央預算內投資:每日13.66億元
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調結構的關鍵作用,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5000億元。同時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用好1800億元引導基金,依法嚴格履行合同,充分激發社會資本參與熱情。
3、企業和個人減負:每日13.66億元
在減負方面,報告給企業個人帶來利好:通過實施三方面政策,今年預計將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4、新增城鎮就業:每日2.73萬人
報告指出, 2016年預期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
5、改造棚戶區住房:每日1.64萬套
2016年棚戶區住房改造600萬套,提高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
6、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每日4371.58萬元
健康是幸福之基。2016年要實現大病保險全覆蓋,政府加大投入,讓更多大病患者減輕負擔。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160億元,增長9.6%。
7、培訓農民工:每日5.74萬人
在擴大就業創業方面,從應屆高校畢業生、下崗職工到農民工,政府報告都有考量。其中,要完成2100萬人次以上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任務。
8、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每日5.46公里
為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將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公開性,促進“多規合一”。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
9、通光纖行政村:每日136.6個
以后再也不用擔心春節回農村老家沒網絡搶不到紅包、刷不了朋友圈。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試點改革將在2016年啟動。與之相配套,將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
10、脫貧人口:每日2.73萬人
2015年,扶貧攻堅力度加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2016年,要再完成1000萬以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任務,其中異地搬遷脫貧200萬人以上,繼續推進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長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