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山動物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山藥業”)提出的“全蟲無憂”理念,是其基于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在養殖業寄生蟲防控領域的創新應用。該理念闡釋了中藥如何通過調節機體環境、阻斷寄生蟲生存條件,綜合防控。其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如下:
一、理論基礎:中醫對寄生蟲病的核心認知——“蟲積證”。
1、“蟲生于濕,風化為邪”的病因觀
中醫認為寄生蟲(“蟲積證”)并非外源侵入的孤立問題,而是機體內部環境失衡的產物:
脾胃運化失調導致濕濁滯留,為蟲體滋生提供環境(如球蟲、絳蟲易發于濕熱積滯的腸道)。寄生蟲問題歸結為“濕氣所生,風氣所化”,從改善內環境入手,而非僅針對蟲體本身。
2、“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的防治觀
寄生蟲易感性與機體正氣(免疫力)強弱直接相關: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虛則濕濁內生,蟲積易發(如僵豬、貧血性消瘦)。蟲體消耗氣血導致惡性循環(如貧血、生長遲緩)。因此,“全蟲無憂”的核心是健脾祛濕、扶正驅邪,通過增強體質阻斷蟲體生存基礎。
二、中藥“全蟲無憂”的三大抓手
1、祛濕斷源:消除蟲體滋生環境
芳香化濕:如生姜、丁香(含揮發油)燥濕醒脾,抑制腸道濕熱,減少球蟲卵囊存活。
酸收斂蟲:如烏梅(含有機酸)酸化腸道,破壞寄生蟲酶活性,抑制原蟲繁殖。
應用案例:“高山蟲原”(生姜+烏梅粗提物)通過調節動物腸道pH值,輔助防控小瓜蟲B。
2、健脾扶正:增強機體抗蟲能力
補氣健脾:如黃芪、黨參促進淋巴細胞增殖,提升黏膜免疫,抵御蟲體入侵。
調和氣血:如益母草活血改善微循環,修復蟲體損傷的組織(如輸卵管炎)。
應用案例:飼料添加“料磺1號”(性平組方),長期調理脾胃,有助于降低炎癥和寄生蟲繼發感染。
3、驅蟲不傷正:中藥的“選擇性毒性”
化學驅蟲藥常損傷肝腎功能,而中藥通過配伍“驅補兼顧”:
驅蟲藥+佐制藥:如青蒿(青蒿素殺原蟲)配伍甘草(解毒護肝),減少毒性累積。
緩釋控效:粗提物工藝(如“高山蟲弓”)緩慢釋放有用成分,避免血藥濃度驟升。
三、組方特色:復方協同覆蓋“全身蟲積”
針對不同蟲體類型和寄生部位,設計多層次復方:
“全蟲無憂”本質:通過復方覆蓋從消化道、血液到體表的寄生蟲全生命周期,并結合體質調理協助防控。
四、與現代養殖結合的創新實踐
1、群體辨證替代個體治療
傳統中醫側重個體辨證,高山創新提出“群體蟲積證”,針對集約化養殖中寄生蟲的群發性規律(如蛋雞球蟲病高發期),設計普適性組方(如“1+3+1”保健方案)。
2、“定期驅蟲”納入生產管理
將中醫“治未病”思想轉化為可操作的養殖流程:
階段性添加,每季度按1–2kg/噸料添加“高山蟲弓”,預防性清除潛藏蟲體;發病期強化,寄生蟲暴發時用量提升至4-8kg/噸料,應對蟲積證。
3、減抗與品質提升協同
替代化學驅蟲藥:如“高山鼻原康”純中藥輔助防控家禽白冠B,應對磺胺藥殘留問題;同時可以改善肉蛋品質,有助于“無抗蛋”溢價。
五、科學應用與產業價值
1、寄生蟲防控應用
使用“弓蟲粵威龍”的豬場,寄生蟲感染下降,僵豬減少。“高山鼻原康”獲限抗減排科技創新獎,用于應對白冠B。
2、促進藥殘消除的機制研究
現代研究佐證中藥加速化學藥代謝的作用:
青蒿素可激活魚類核受體(AHR1/AHR2),加速磺胺類藥物殘留清除,縮短殘留時間。(主要源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劉永濤研究員團隊“青蒿素在消除養殖魚類體內磺胺類藥物殘留中的應用”發明專利,專利號ZL202010267765.7。)
3、推動無抗養殖標準化
通過破壁提取,生物利用度更好,鮮藥活性提取等技術,有助于中藥“偏性”穩定可控,支撐“全蟲無憂”方案的大規模應用。
“全蟲無憂”的體系核心是,在于將“蟲積證”傳統認知轉化為可量化的群體防控之中;以祛濕-健脾-驅蟲的復方設計覆蓋了包括消化道和各組織器官寄生蟲的全生態位,只在其常量與倍量,臨床與保健的時效性把握及其應用的理念與法則,真正意義上的畜禽“全蟲無憂”;通過中藥替抗應對無抗藥殘的痛點,有助于提升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健康度、生產潛能的發揮、養殖生產的效益以及畜禽產品的安全和優質。
“全蟲無憂”,不僅體現其產品的應用,更體現“環境-蟲體-機體”動態平衡的中醫生態觀實踐——以藥性之偏糾機體之偏,以環境之凈御蟲邪之生,從而有助于“蟲無孳生之境,畜無蟲擾之疾”的全過程無抗健康養殖的推廣。
附:《關于動物寄生蟲病的中醫辨證(根據傳統中醫理論中的常見分型和辨證要點)》
一、常見辨證分型
1、 蟲積腸道證:消瘦,食欲異常如嗜食或厭食,白斑如蟲斑。
方法:驅蟲殺蟲,調理脾胃。
2、 濕熱生蟲證:肛門/會陰瘙癢如蟯蟲,皮膚濕疹,小便短赤,大便黏滯。
方法: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3、 脾虛蟲擾證:長期蟲積導致皮膚萎黃,乏力,腹脹,大便溏稀。
方法:健脾益氣,佐以驅蟲。
4、 氣血兩虛證(多見于重癥寄生蟲病):極度消瘦,水腫,機體心悸(如鉤蟲病致貧血)。
方法:補益氣血,緩攻蟲積。
二、中醫口服內治+藥浴外治。
定期保健+定期預防+臨床口服,首日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