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高清无套内谢免费_99思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黄片现看欧美一区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毛片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穿越小说排行榜,完结小说,懒人听书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18種家禽常見疾病的診斷和防治(收藏版)
時間:2020-07-20

18種常見病目錄:

1、雞禽流感病

2、安卡拉病和黃病毒混合感染

3、鵝痛風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

4、鴨圓環病毒

5、雞巴氏桿菌病

6、雞傳染性法氏囊

7、雞傳染性鼻炎

8、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9、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10、雞支原體病

11、雞球蟲病

12、鴨鵝絳蟲病

13、雞卡氏白細胞原蟲病

14、雞鵝組織滴蟲病

15、雞中暑

16、鵝啄癖

17、雞腺肌胃炎

18、鵝葡萄球菌




近年禽病發生的新特點:

單種疾病情況比較少見,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疾病混合感染多見

1、兩種或兩種以上病毒混合感染

2、兩種或兩種以上細菌混合感染

3、病毒與細菌混合感染

4、細菌與寄生蟲混合感染

5、病毒與寄生蟲混合感染

6、細菌與真菌混合感染

7、病毒與真菌混合感染


一、雞禽流感病


病原特征:正黏病毒,血清型多樣(256個以上),病毒容易產生抗原漂移或基因突變。


流行特點:

1、臨床病型多樣“最急性病型、急性病型、慢性病型和無癥狀型”。

2、發病率、死亡率與雞感染禽流感的血清型號,抗體水平有明顯的相關性。

3、傳播迅速,流行發病快,急性病例往往上午表現正常,下午突然發病,或一夜之間大部分發病,尤其是臨床上見雞冠發黑、腳鱗片出血和肺積水病型傳播更快。

4、傳播范圍廣,往往一個雞場發病,迅速波及周邊雞場。

5、臨床上,雞禽流感往往容易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例如:新城疫病,支原體病。


臨床特征:

1、病雞表現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料減少、羽毛松亂、軟腳、翅膀下垂。

2、典型癥狀:腫頭流淚、雞冠和肉垂發紫、腳鱗片充血出血、拉青綠色、白色奶油樣稀糞。

3、后期出現共濟失調、搖頭、轉圈、仰頭等神經癥狀。

4、種雞表現食料減少、產軟殼蛋、畸形蛋,產蛋率及孵化率下降等癥狀。


剖檢特征:

1、腦組織水腫、充血、出血或者有出血斑點。

2、腺胃和食道交界處、腺胃和肌胃交界處、腺胃乳頭周圍、肌胃角質層底下有出血斑或出血點(注意和新城疫的區別)。

3、泄殖腔有出血斑點或者潰瘍,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

4、胰腺有充血、出血或者有多量灰白色壞死斑點。

5、肺充血、出血、水腫、有膠凍樣滲出物。

6、其他器官,例如:心、肝、脾、腸系膜脂肪有出血斑點。


防治措施:

1、提高免疫力、增強機體抵抗力、減少病毒對器官損傷:高山黃芪多糖口服液、免增粵威龍或免增粵威龍口服液,連用5-7天。


2、清熱解毒、清瘟敗毒:清熱散、正冠樂、黃連解毒散、可可粵威龍(清瘟敗毒散),連用5-7天。


3、發病時,可用高免血清或者流感精制抗體,配合禽干擾素、抗生素、抗病毒藥物肌肉注射,配合正冠樂、黃連解毒散、七清敗毒顆粒、扶正解毒散、清瘟敗毒散等,連用3-5天。


4、易感雞群可用禽流感疫苗緊急接種。


5、雞、鴨、鵝、白鴿分開飼養,場地環境消毒,注意生物安全,驅蚊滅鼠,防止交叉感染。


6、建立免疫制度:

(1)實行免疫監測制度,根據雞群抗體水平,實行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地,抗體水平1:32屬臨界水平,低于1:32容易發病,1:64以上屬安全水平。

(2)疫苗接種:用禽流感滅活疫苗(H5、H7、H9)三聯疫苗或新流疫苗。

初次免疫:快大肉雞(10-12天齡)、優質肉雞(15-20天齡),每羽0.3-0.5毫升。

二次免疫:快大肉雞(18-20天齡)、優質肉雞(35-45天齡),用以上疫苗接種0.8-1 毫升/羽。

注:優質肉雞養至200天齡,需在120-130天三次免疫。

(3)種雞產蛋前接種禽流感疫苗,產蛋半年后,根據檢測抗體水平,可再接種一次,每羽1-1.2毫升。


二、安卡拉病和黃病毒混合感染


病原:禽腺病毒、坦布蘇病毒。


發病特點:

1、安卡拉病和黃病毒以前是單種疾病發病多,現在多見兩種疾病混合感染。

2、兩種疾病的病癥相似,病變難區分。

3、雞、鴨、鵝、白鴿都有感染,近期3-5天齡雛鴨和雛鵝也有發生。

(黃病毒病,以前在雞群中較少發生,現在也多發生)。

4、病型復雜:以前多見腺病毒I群C型血清4型,現在I群D型血清11型和I群E型血清8型也多發生,血清型之間交叉免疫性差,且疫苗免疫效果不確切。



臨床特征:

1、急性病例常常沒有先兆癥狀突然側身倒地,迅速死亡。

2、典型病例多見發燒、精神沉郁、減料、軟腳、垂翅,沉水、浮游、濕毛、拉黃色、白色稀糞、死前拉青綠色稀糞、種禽產軟殼蛋、沙質蛋、畸形蛋、產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特征病變:

1、心包積液肝炎綜合癥:

心臟:急性病例質地變硬、心肌增厚,心臟代償性肥大、心尖和心冠脂肪有多量出血斑點,心包有淡黃色透明的滲出液,慢性病例,心臟衰竭、心肌柔軟。

肝臟:腫大、邊緣鈍圓、充血出血、質地變脆。

2、卵泡充血、出血、液化、萎縮、破裂,輸卵管充血出血。

3、腦:水腫、充血出血。

4、脾臟:腫大、出血斑塊。

5、肺臟:充血、出血、水腫。

6、腎臟:腫大、充血、出血、或呈“花斑腎”。

7、小腸:充血出血、腸內有黃色、灰白色或青綠色糞便。



防制措施:

1、清熱解毒、清心瀉火、養陰安神:可用心型正冠樂、高山金冠口服液、安黃舒粗提物等,連用5-7天。


2、保肝護腎、清肝瀉火、強心利尿:可選用高山腎型正冠樂、板青顆粒、七清敗毒顆粒、瀉肝舒等,連用5-7天。


3、減少應激、提高抵抗力:定期使用免增粵威龍、高山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口服液等,連用5-7天。


4、可使用安卡拉精制抗體,配合干擾素、抗病毒藥、抗生素肌肉注射。


5、可使用安卡拉抗體配合黃病毒凍干疫苗肌肉注射。


6、免疫接種:

(1)可用腺病毒(安卡拉)+坦布舒滅活疫苗或者用新流腺滅活疫苗加坦布蘇凍干苗免疫接種。

肉鴨:5-7日齡免疫接種一次,18-20天齡二次免疫;

肉鵝:10-15天齡免疫接種一次,25-30天二次免疫;

種鴨種鵝產蛋前再加強免疫。

(2)免疫接種前后,預防應激發生:使用高山正冠樂、免增粵威龍,混料3-5天。


三、鵝痛風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


病原:星狀病毒、支原體。


發病特點:

大多數鵝群因痛風病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和呼吸道病混合感染,使鵝群死亡率顯著增大。


臨床癥狀:

體溫升高、精神沉郁、縮頭、減料、跛腳、干腳、拉石灰樣糞便,咳嗽、張口呼吸,呼吸困難、濕性啰音,病鵝一側或兩側眶下竇腫脹,形成隆起的“鼓包”,觸之有波動感。從鼻孔內流出漿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病理變化:

1、主要是多臟器尿酸鹽沉積,包括(頸部皮下、胸部皮下、心臟外膜、肝臟表面、氣囊膜表面、肌肉表面)。

2、膽囊腫脹,膽汁濃稠,內有多量石灰樣尿酸鹽。

3、腎臟蒼白腫大或“花斑腎”,輸尿管尿酸鹽沉積。

4、關節腫大,內有大量尿酸鹽沉積。

5、鼻竇充血、出血,有濃稠的白色粘液、嚴重鵝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堵塞鼻孔。

6、氣囊膜混濁、增厚,氣囊上出現豆腐渣樣滲出物。


預防和治療:

1、保肝護腎、增強抵抗力:風道散/風道液、高山腎型正冠樂、免增粵威龍、四逆湯(淡附片、干姜、灸甘草),連用5-7天。


2、補肺益氣、止咳定喘:金冠呼靈、免增粵威龍,連用5-7天。


3、清瘟敗毒:高山正冠樂、金冠呼靈等,連用5-7天。


4、避免使用磺胺類藥、丁胺卡那、慶大霉素、泰樂菌素、泰秒菌素、強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


5、防寒保暖,防暑降溫,通風干爽,保證飲水充足(發病時,夜晚經常驅趕鵝群活動飲水),多食青綠飼料,少用嘌呤類較高的飼料,是預防痛風和呼吸道病的關鍵技術措施之一。


四、鴨圓環病毒


病原特性:病原是鴨圓環病毒,引起機體免疫抑制,容易導致多種疾病感染。


發病情況:

1、2019年6月至今,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常與黃病毒、細小病毒混合感染。

2、各個日齡均可感染,以中大鴨癥狀明顯。

3、羽毛松亂、羽毛脫落(尤其背部較嚴重),似“光腚鴨”,羽毛根部出血,消瘦、體重下降、發育緩慢。

4、種鴨種鵝突然發病,卵泡萎縮、產蛋率下降(例如:2020年6月,臺山黃生種鵝場)。


預防和治療:

目前針對圓環病毒沒有較好的疫苗,圓環病毒病因影響免疫力下降,常與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平時預防可通過以下措施:


1、提高免疫力:可用高山黃芪多糖口服液、免增粵威龍等連用3-5天。


2、清瘟敗毒:可可粵威龍散、正冠樂,高山安黃舒粗提物、黃連解毒散等,連用3-5天。


3、保肝護腎:使用瀉肝舒、板青顆粒、腎型正冠樂等,連用3-5天。


4、促進羽毛生長:經常添加高山料磺1號、育肥素、速多補等。


五、禽巴氏桿菌病


病原:禽多殺性巴氏桿菌


發病特點:

1、該病是條件性疾病,天氣突變、環境應激、免疫接種、長途運輸等情況下,容易發生(例如:肇慶種鵝場、東莞肉雞場)。

2、受污染場地和水源,容易反復發生。

3、成年禽或者肥大禽容易急性死亡。

4、血清型多(5:A;6:A;9:A;2:D),各血清型交叉免疫性差,細菌培養條件要求高,疫苗免疫效果不確實(例如:電白縣種鴨場、惠州種鴨場)。


臨床癥狀:

急性病例,沒有先兆癥狀(精神、食料和糞便正常)突然死亡;慢性病例,精神沉郁、冠髯發紫、走動無力、食料減少、種雞產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剖檢特征:

1、心內膜、心外膜、心冠脂肪有出血斑點、心包積有多量淡黃色液體(注意和安卡拉病的區別)   

2、肝臟有針尖樣/針頭樣、邊緣整齊的灰白色壞死點。

3、十二指腸、直腸高度充血、出血、似紅布樣,腸系膜脂肪出血斑點。

4、嚴重病例,胸骨和氣囊高度充血、出血。


預防和治療:

1、預防和治療時,用高山大巴、脾胃舒、郁金散、黃連解毒散等,連用3-5天;配合沙星類藥、阿莫西林等。


2、發病嚴重時,可用青霉素、鏈霉素、頭孢類、阿米卡星等敏感抗生素注射。


3、禽場經常使用高山大巴、脾胃舒、黃連解毒散,能預防巴氏桿菌病的發生,并且對肉禽場無藥物殘留,對種禽場產蛋率和孵化率影響不大(肇慶李生種鵝場)。


4、產蛋前15-20天用禽出?。ㄈ醵久缁蛘邷缁蠲纾┟庖呓臃N一次。


5、禽巴氏桿菌血清型多,疫苗免疫效果不確切,對于常發病的雞場,用自家分離的滅活疫苗和弱毒苗聯合使用,效果更佳。


六、雞傳染性法氏囊


病原: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廣東地區1988年開始爆發),卵黃抗體能中和該病毒。


流行特點:

1、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3-6周齡最易感。

2、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或糞便污染器具間接傳播。

3、病毒對環境的耐受性和耐熱性較強,病毒可在雞體羽毛存活3-4個月,污染壞境中可存活120多天。

4、典型發病雞群的死亡曲線呈尖峰式。

5、可使雞群免疫應答下降或者無免疫應答,常與雞新城疫病混合感染。


臨床特征:

突然發病、傳播迅速、啄肛、羽毛松亂、扎堆、頭垂眼閉、拉白色稀糞。


病理特征:

1、法氏囊腫大2-3倍、質硬、內有淡粉紅色滲出物,法氏囊粘膜皺褶有出血斑點,嚴重病例法氏囊高度出血,呈紫黑色葡萄狀,切開法氏囊呈紫紅色,內有黃色膠凍樣水腫液、粘膜皺褶發亮、閃光。

2、胸肌和腿部肌肉有出血斑點或者條紋狀出血。

3、腎臟腫大,出血“花斑腎”,有尿酸鹽沉積。

4、脾臟腫大、有壞死斑點。


防治措施:

1、提高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可用高山正冠樂口服液、免增粵威龍散等,使用3-5天。


2、發病時,驅瘟祛毒、去濕利尿:可用金冠呼靈、安黃舒、腎型正冠樂、風道等,連用3-5天。


3、種雞在開產前使用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油乳滅活疫苗接種。


4、雛雞應在7-10日齡使用雞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飲水免疫,2-3周后加強免疫一次(注意:法氏囊疫苗使用后7天后,才能使用其他疫苗)。


5、避免使用磺胺類藥、丁胺卡那、慶大霉素、泰樂菌素、泰秒菌素、強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影響腎臟功能的藥物。


6、該病常與新城疫并發,治療時同時使用防治新城疫的藥物。


七、雞傳染性鼻炎


病原:副雞嗜血桿菌,有A、B、C  3個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間無交叉保護作用。


流行特點:

1、潛伏期短,發病迅速,往往今天正常、第二天早上突然發病。

2、各日齡雞均可感染,成年雞特別容易感染,尤以產蛋雞多發。

3、發病率與環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氣候突變時。

4、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冬春季多發,容易反復發生,難以根治。

5、病雞和帶菌雞是主要傳染來源,可經飛沫、塵埃、污染的飲水和飼料傳播。


臨床癥狀:

垂頭縮頸、甩頭、打噴嚏、流鼻涕、眼臉腫脹、眼結膜發炎、流淚,下頜部和肉髯水腫。產蛋雞產蛋率和孵化率明顯下降。


病理變化:

鼻腔和腔下竇充血腫脹,有粘液性分泌物、嚴重時鼻竇有豆腐渣樣滲出物,堵塞鼻腔。產蛋雞卵泡萎縮、變性、壞死。


預防和治療:

1、清熱解毒、宣肺平喘:高山鼻原康散/鼻原康液、侯炏凈、正冠樂、強力粵威龍等,連用3-5天;配合磺胺類、北里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2、定期預防及提高抵抗力、減少應激因素:可用高山鼻原康散/鼻原康液、免增粵威龍、甘草顆粒等。


3、加強通風透氣,減低棚舍內的氨氣濃度,減低飼養密度,定期清潔和消毒。


4、免疫接種:可用傳染性鼻炎滅活疫苗,尤其種雞和蛋雞產蛋前盡量加強免疫一次。


八、雞傳染性喉氣管炎


病原:皰疹病毒


流行特征:

1、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季發病率特別高,感染率可達90%,病死率可達5%-30%,一般平均為10%-20%,成年雞或高產蛋雞死亡率較高。

2、不同年齡雞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雞癥狀最明顯。

3、病雞痊愈后,可終身帶毒和排毒。


臨床特征:

1、病初時,食欲減少或廢絕,咳嗽、眼腫流淚,鼻有粘液。

2、病重時,呼吸困難、濕性啰音;病雞蹲伏于地面,每次呼吸時頭和頸部向前向上、張口、盡力吸氣的姿勢,發出“嘰嘰嘰”怪叫聲,咳出帶血粘液、甩頭、在頭部羽毛、喙部、雞舍墻壁有血樣黏液。

3、產蛋雞產蛋率和孵化率下降迅速,產沙質蛋、軟殼蛋、畸形蛋,病程5-10天或更長,個別病雞恢復后成為帶毒雞。


剖檢變化:

1、喉頭和氣管粘膜水腫,充血出血,嚴重時可在氣管內見有血樣黏性分泌物。

2、病程長時,喉頭和氣管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嚴重時可形成黃色栓子堵塞氣管。

3、產蛋病雞卵泡充血出血、萎縮、變性、液化。


預防和治療:

1、清熱解毒、宣肺平喘:發病時,可用高山正冠樂、金冠呼靈/新流疫清、喉毒清、侯炏凈,連用3-5天。


2、冬春季、天氣突變、環境惡劣時,可用金冠呼靈、侯炏凈、甘草顆粒等,連用3-5天。


3、發病時緊急接種:可用梅里亞、英特威的喉氣管疫苗滴鼻1-2頭份。


3、平時疫苗接種:35天齡:傳喉弱毒疫苗,點眼;80-90天齡:傳喉弱毒疫苗,點眼或滴鼻。


注:因為病愈雞群可終身帶毒和排毒,曾經發生過本病的雞場,或者使用喉氣管活疫苗免疫過的雞場,以后每批次的雞群必須接種傳染性喉氣管炎疫苗;非疫區、未發生過本病的雞場,可不免疫接種。


九、雞傳染性支氣管炎


病原:

冠狀病毒,血清型多,至少14個血清型,病原容易發生變異,主要臨床病型(呼吸道型、腎病變型、輸卵管炎型、腺胃型)。


流行特點:

1、只有雞可以感染本病,以來航雞最容易感染,日齡越少,死亡率越高。

2、高度接觸性傳染病,1-2天均可波及全群。

3、腎病變型死亡率最高,次為呼吸道型,臨床多以腎變型和呼吸道炎型混合感染多見。

4、蛋雞表現產蛋率和品質下降。

5、傳播方式主要空氣傳播。


臨床特征:

呼吸道型:

1、往往突然發病,迅速傳播全群,打噴嚏、咳嗽、甩頭、呼吸困難、伸頸張口呼吸、發出“咕嚕咕?!碧厥饨新?;嚴重時,呈犬坐姿勢呼吸,鼻竇腫脹、流鼻涕、流眼淚,羽毛松亂、昏睡、直至死亡。

2、雛雞感染本病,發育受阻,造成生殖器官永久性功能障礙,不能留作產蛋用和種用。

3、蛋雞無明顯呼吸道癥狀,產蛋率驟降,出現軟殼蛋。


腎病變型:

病雞出現精神沉郁、呼吸困難、雞冠發紫、羽毛松亂、食欲減少、渴欲增加、拉灰白色稀糞、失水、干腳、全身衰竭直至死亡。


病理特征:

呼吸道型:

1、特征病變:在氣管和肺支氣管交界處有條狀黃色干酪樣物,堵塞支氣管。

2、眼結膜充血、出血、鼻竇和喉氣管充血出血,有半透明粘液。

3、雛雞感染過本病后,輸卵管稚型或者萎縮,失去產蛋能力。


腎病變型:

可見喉頭和氣管有出血點,腎腫大、出血呈“花斑腎”,腎小管和輸尿管有尿酸鹽沉積。


預防和治療:

1、清熱解毒、宣肺平喘、保肝護腎:發病時,可用高山正冠樂、金冠呼靈、侯炏凈、風道、腎型正冠樂等,連用3-5天。


2、冬春季、天氣突變、環境惡劣時:可用金冠呼靈、侯炏凈、甘草顆粒等,連用3-5天。


3、提高抵抗力、減少應激因素:可用免增粵威龍、甘草顆粒等。


4、定期清潔和消毒、減低棚舍內的氨氣濃度。


5、疫苗免疫:20-25日齡,使用新-支二聯疫苗或者新支流三聯疫苗免疫,蛋雞產蛋前15-20天加強免疫一次。


十、雞支原體病


病原:支原體(雞毒支原體、滑液囊支原體)


流行特點:

1、火雞最易感染,雛雞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中大雞次之。

2、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冬春季節容易發生。

3、臨床上,支原體容易與大腸桿菌(種禽蛋子瘟)、禽流感(H7、H9)混合感染,使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大。

4、飼養密度大、環境惡劣、氣候突變、棚舍通風不良、棚舍內氮氣味過重,均易引發該病。

5、傳播方式主要是接觸傳播和垂直傳播。


臨床特征:

雞毒支原體:呼吸困難、咳嗽、喘氣、眼睛腫脹或者有干酪樣分泌物、流眼淚、流鼻涕;慢性病雞多表現為發育不良、干腳、消瘦,蛋雞多見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滑液囊支原體:跛腳、關節腫脹、站立不起


病理變化:

雞毒支原體型:典型病型,氣囊壁渾濁、增厚、有多量灰白色、奶油樣或者豆腐渣樣滲出物,鼻竇充血出血、有豆腐渣樣滲出物,氣管內有粘液。


滑液囊支原體型:關節腫脹、關節液增多、初期清亮、后期渾濁、最后呈奶油狀粘稠。


預防和治療:

1、清熱解毒、宣肺平喘:可用高山金冠呼靈、侯炏凈、正冠樂、諾喉丹、高山呼靈口服液等使用連用3-5天;嚴重時配合抗生素。


2、提高抵抗力、減少應激因素:可用強力粵威龍、甘草顆粒、免增粵威龍等。


3、加強通風透氣,減低棚舍內的氨氣濃度,減低飼養密度,定期清潔和消毒。


5、免疫接種:使用雞毒支原體滅活疫苗,雛雞在15-25天齡,35-45天齡各接種一次,種雞產蛋前加強免疫一次。



十一、雞球蟲病


流行特點:

1、臨床上常見小腸球蟲和盲腸球蟲兩種病型。

1、各日齡雞均可發生,但以15-60日齡較易發生。

2、溫暖潮濕天氣較易發生。

3、飼養密度大、棚舍通風不良、濕度過高等條件下,容易引發本病。


臨床特征:

羽毛松亂、走動無力、消瘦、雞冠及肉髯蒼白、拉血色稀糞。


病理特征:

1、小腸球蟲?。?/span>

(1)腸管擴張至2-3倍,呈暗紅色,小腸外膜有多量灰白色壞死斑點和出血點。

(2)腸壁增厚,腸道內充有番茄樣或者血樣內容物,小腸粘膜有多量的出血斑點和灰白色壞死斑點。


2、盲腸球蟲?。?/span>

一側或兩側盲腸腫大,為正常數倍,內充滿新鮮的暗紅色血液或血凝塊。


防治措施:

1、預防時,可用青蒿末、雞球蟲散、弓蟲粵威龍等,連用5-7天,停藥兩個星期后再用一個療程。


2、病重時,可用青蒿末、雞球蟲散等,或可配合磺胺類藥物、地克珠利、氨丙啉等混飼。


3、病愈后,可用溫白三、藿香正氣口服液、郁金散等調理胃腸功能。


4、可用球蟲疫苗預防,使用疫苗后,一個星期之內不能用抗生素。


5、雞舍環境衛生保持干凈、干燥、通風良好,場地經常用石灰、漂白粉消毒,降低反復發生機會。


十二、鴨鵝絳蟲病


病原:劍帶絳蟲和帶殼絳蟲


流性特點:

1、各日齡和品種的鴨鵝均可感染,幼禽最易感染。

2、溫暖潮濕的天氣多發。

3、棚舍密度過大、濕度過高、環境條件差和魚塘水質差均易引發該病。

4、中間宿主主要是淡水貝殼類。


臨床特征:

精神沉郁,羽毛松亂,消瘦,下痢,糞便稀薄,后期走動無力,糞便帶血,或帶有脫落的蟲體節片。


病理特征:

腸道有大量白色、扁平、帶狀、分節的蠕蟲,腸壁增厚、質地較硬。


防治方法:

1、定期使用弓蟲粵威龍、青蒿末等,連用3-5天。


2、感染絳蟲時,使用青蒿末、弓蟲粵威龍配合阿苯達唑與伊維菌素,連用3天。


3、鴨鵝舍環境衛生保持干凈、干燥、通風良好。


4、清除池塘邊的淡水甲殼,魚塘水定期使用優馬林等殺菌殺蟲藥物。


5、成年鴨鵝與幼禽分群放牧。


十三、雞卡氏白細胞原蟲病


病原:卡氏住白細胞蟲。


發病特點:

1、南方地區,每年4-10月份多發,與庫蚊、蚋的活動有密切關系。

2、一般小雞和中雞發病率較高,大雞發病率低,種雞對其抵抗力較強。

3、棚舍環境條件惡劣、通風不良、濕度過高、蚊子容易生長等情況下,容易引發該病。


臨床癥狀:

1、雛雞體溫升高、精神沉郁、減料、流口水、消瘦、貧血、雞冠和肉髯發白、兩腳發軟、下痢,拉白色稀糞。

2、成年雞雞冠發白、消瘦、拉水樣的白色稀糞。

3、蛋雞產蛋率下降,甚至停產。


病理變化:

1、全身肌肉(胸肌、腿?。?、有條紋狀、斑塊狀的灰白色壞死或者大小不一的出血斑點。

2、心肌出現與周圍組織界限明顯的灰白色小結節。

3、其他內臟器官偶見與周圍組織有明顯界限的白色小結節。


預防和治療:

1、發病和預防時:可使用高山青蒿末、弓蟲粵威龍等配合磺胺類藥物,連用3-5天。


2、雞舍和周圍壞境,使用金冠消毒劑進行環境消毒,同時每隔6-7天用殺蟲藥噴霧(如0.003%溴氰菊酯或0.2%的馬拉硫磷等),可收到很好的預防效果。


3、保持棚舍通風干燥和衛生清潔。


十四、雞鵝組織滴蟲病(盲腸肝炎)


病原:組織滴蟲


流行特點:

1、以前雞多發生,近期雛鵝也有發生。

2、溫暖潮濕夏季多發。

3、本病主要通過蟲卵污染的飼料和飲水而感染。

4、密度過大、濕度過高、場內蚯蚓過多均可誘發本病。


臨床特征:

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怕冷嗜睡、排黃白稀糞,個別雞冠發紺。


病理變化

一側或兩側盲腸腫脹,盲腸內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及糞便形成的腸芯。肝臟表面有黃白色或黃褐色壞死灶。


防治方法:

1、預防和治療時,可用青蒿末、料理口服液等,配合甲硝唑、地米硝唑等敏感藥敏,連用5-7天。


2、保持棚舍通風干燥、清理糞便,更換墊料,加強場地消毒、殺滅中間宿主蚯蚓。


3、成年鵝與幼禽分群飼養管理。



十五、雞中暑


發病因素:

1、飼養管理方面:夏天棚舍溫度超33℃以上,棚舍飼養密度過大、濕度大、棚舍通風不良、棚舍過于低矮、運動場遮陰地方少、突然停電、停水,等因素,均容易引起雞群中暑。

2、營養方面:夏天飼喂高蛋白飼料,引起雞群過肥,機體散熱功能變差,容易引起中暑。


臨床癥狀:

剛發病時,體溫升高、張口呼吸、翅膀張開下垂、飲水增加、減料。嚴重時:雞冠發紺、癱瘓、停止采食,甚至昏迷、痙攣、死亡。


防制措施:

1、炎熱天氣時,經常使用高山藿香正氣散/口服液、清熱散或解暑寶等預防,連用5-7天。


2、出現中暑雞只時,應立即將雞轉移至陰涼處、使用冷水浸泡,同時使用高山藿香正氣口服液、維生素c和葡萄糖。


3、控制雞群食料量、防止雞群過肥。


4、雞舍可增加濕簾風機、遮陽和飲水設施等,保持棚舍通風透氣。


十六、鵝啄癖


發病因素:

1、日糧中缺乏蛋白質和氨基酸;往往是鵝啄肛癖發生的根源。

2、日糧中缺乏微量元素,尤其鈉鹽不足使家禽喜啄帶咸性的血漬等。

3、缺乏維生素:維生素A、B2、D、E和泛酸缺乏,使體內許多與代謝關系密切的酶和輔酶的組成成分缺乏,可導致體內的代謝機能紊亂發生啄癖。

4、環境條件:應激因素、禽舍密度大、悶熱、潮濕、蚊蟲多、飲食不足、產蛋時光照強度過大、產蛋窩密度大等均可引起啄癖。

5、寄生蟲因素:皮膚感染疥螨病、羽虱外寄生蟲病,以及皮膚外傷感染等也可能成為誘因。


臨床特征:

啄蛋、啄毛、啄趾、啄肛、啄肉。


防制方法:

1、補充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經常添加速效育肥寶,育肥素、速多補、高山料磺1號、連用5-7天。


2、減少飼養密度,保持欄舍通風透氣,保證運動場和水源清潔干凈,適當控制光照強度。


3、定期使用體外驅蟲藥,例如:5%氯氰菊酯。


4、定期使用體內驅蟲藥,例如:阿苯達唑和伊維菌素。


十七、雞腺肌胃炎


發病因素:

脾胃困濕、運化不良:

1、飼料因素:飼料霉菌毒素和生物胺過量等容易引發該病。

2、疾病因素:雞傳染性支氣管炎、腺病毒、沙門氏菌等疾病容易引發該病。

3、環境應激因素:長途運輸、棚舍濕度大等均易引起該病。


易感動物:多發于4-60日齡左右的肉雞。

發病地區:1978年在荷蘭地區首次發現,現在全國各地廣泛發生,沿海地區發病嚴重、發病率達5%-20%。


臨床特征:食欲減少、消瘦,縮頭,垂翅,軟腳,殘次雞多,拉料樣稀糞。


特征病變: 

1、腺胃變硬:腫大如“球狀”,胃壁增厚,腺胃乳頭腫脹出血、潰瘍;

腺胃變軟、腫大:腺胃乳頭扁平甚至消失;有的乳頭已融合、界限不清。

2、腺胃和肌胃交界處潰瘍,肌胃角質層增厚,容易裂開,容易脫落。


預防和治療:

1、預防時:可用肌腺肽、木檳硝黃散、高山脾胃舒、料磺1號、真菌磺等,連用5-7天。


2、發病時,可用肌腺肽、木檳硝黃散、高山脾胃舒等,配合西米替丁、甲硝唑,混飼5-7天。


3、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因素、選用優質飼料、保持飼料新鮮干燥、定期清洗和消毒相關用具,減少霉菌滋生。




十八、鵝葡萄球菌病


病原:金黃色葡萄球菌


流行特點:

1、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通過傷口侵入機體引起感染。


2、高溫潮濕天氣時容易引起發病。


3、飼養密度大、運動場污水沉積、棚舍尖銳物多(例如:鐵線、石頭)均易引起該病。


臨床癥狀:

常在跗、趾、肘關節腫脹,病鵝行走困難、跛行、伏地不起。


剖檢特征:

關節處糜爛、剪開關節可見膿液、干酪樣物覆蓋。


預防和治療:

1、預防和發病時,使用純中藥高山大巴、溫白三等,配合阿莫西林類、磺胺間甲嘧啶、喹諾酮類等敏感藥物、連用3-5天。


2、嚴重時,可用正冠樂注射液配合青霉素和鏈霉素等,進行肌肉注射。


3、注意環境清潔衛生,定期消毒。


4、減少污水沉積、場地地面平整,防止鵝只出現刮傷等情況。


法律聲明 | 隱私保護 | 聯系我們 | 在線招聘 | 客戶案例
版權所有 © 中國·廣東高山動物藥業有限公司 GMP證號:(2022)獸藥GMP證字19010號
網站備案號:粵ICP備19134527號技術支持:茂名市群英網絡有限公司
在線QQ咨詢: 高山獸藥(金方子保健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舞钢市| 专栏| 三穗县| 闽清县| 沧源| 静安区| 乌苏市| 永定县| 壤塘县| 山西省| 金平| 衢州市| 九江县| 沂南县| 高青县| 定襄县| 双桥区| 峨眉山市| 高清| 咸阳市| 凤台县| 都兰县| 荔波县| 湖州市| 辉县市| 淮阳县| 贵港市| 乌鲁木齐县| 宾川县| 永和县| 连山| 洛南县| 金昌市| 潜江市| 抚州市| 大庆市| 凯里市| 胶南市| 武冈市| 淮安市|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