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具有相對安全、療效穩定以及針對一些疑難病、慢性病尤其是瘟證等特點,中獸藥在畜禽養殖生產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常用的中獸藥主要有中藥散劑、中藥顆粒劑和中藥口服溶液劑等劑型。
劑型是藥物劑型的形態,是根據藥性、處方以及治病需要而制成的成品藥劑,不同的劑型通過不同的給藥方式以導入或接觸機體,從而幫助達到應有的治療效果。
針對不同劑型中藥產品的使用效果評判,需要從時效性、藥效性、方便性和性價比等方面考慮。本文先從時效性考慮,比較中藥散劑、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哪一種更好。
一、中藥散劑、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是不同的中藥制劑,但又各有其自身不同的特點
中藥散劑,是指藥物或與其適宜的輔料均勻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狀制劑。中藥散劑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劑型之一,古代《傷寒論》、《名醫別錄》和《神農本草經》等均有大量中藥散劑的記載。中藥散劑的比表面積較大,易分散,若經超微技術等特殊工藝處理后增大數倍甚至數十倍,其比表面積更大,更有利于生物吸收和生物轉化,起效更迅速,并能隨時隨地地使用于動物飼料中去,尤其是鴨飼料中,更普及使用于鵝以及大家畜動物。
中藥散劑
中藥顆粒劑,是指原料藥和適宜的輔料混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顆粒狀制劑。顆粒劑的飛散性、附著性、聚集性和吸濕性都比中藥散劑小,便于保存。中藥顆粒劑,保持了傳統湯劑和糖漿劑的特點,在水中可溶解或混懸,在體內易被吸收。中藥顆粒劑相比中藥口服溶液劑的性質更穩定,在服用、攜帶、貯存等方面都有其優勢,顆粒劑還可以適當加入一些添加劑,使口味更容易被接受。
中藥顆粒劑
中藥口服溶液劑,是以中藥湯劑為基礎,提取藥物中的有用成分,加入矯味劑、抑菌劑等附加劑,制成的一種無菌或半無菌的口服溶液劑。中藥口服溶液劑應用廣泛有多個原因,一是適用于對拒食濕料的畜禽動物或者吞咽困難的畜禽動物,二是使用更方便,三是因為溶液是均相體系,藥物能均勻地分散在溶液中,能更好地分散在動物用水中。
中藥口服溶液劑
中藥散劑、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是不同的產品制劑,有其不同的使用特點。中藥散劑和中藥顆粒劑都屬于固體,相對于中藥口服溶液劑而言,更便于運輸和儲存。中藥顆粒劑,尤其是中藥口服溶液劑,更便于在飲水中添加使用,而中獸藥散劑則更適用于拌料添加和在飼料中添加使用,也可通過沸開水浸泡后給藥,或煎煮后給藥,或加藥引煎煮后給藥,效果更好。
甘草顆粒/七清敗毒顆粒
中藥顆粒劑,是為了制粒的需要,在提取有用成份后,大量加入葡萄糖等輔料,可以拌料和飲水,應用和攜帶方便,吸收速度較快,但其成本要比中藥散劑高很多。中藥口服溶液劑,是根據中藥性質制定了嚴格的生產工藝而提取得到,其生產成本比中藥散劑高,也比中藥顆粒劑多,但能夠直接通過飲水給藥,使用更方便。不同工藝生產的中藥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都必須考慮自動飲水管的“堵塞”問題。
二、不同的給藥方式,其時效性不同,而同一給藥方式的時效性與藥物濃度直接相關
時效性是指機體對藥物吸收和起效的快慢程度。
從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快慢程度而言,一般是靜脈注射→吸入給藥→舌下含化→直腸給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給藥→皮膚給藥。
楊樹花口服液/黃白先鋒液態/藿香正氣粵威龍液態/料理口服液
風道液態/喉株仙溶液/百家信溶液
從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完全程度強弱而言,一般是吸入給藥→舌下含化→直腸給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給藥。
綜合來說,中藥散劑、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等三種劑型,在臨床中常用的用藥方式都是通過口服給藥,其時效性直接與藥物濃度相關,不同劑型的產品藥物濃度不同,其時效性也不同。
三、不同的產品制劑,其時效性不相同,而同一產品的不同制劑,其時效性也不相同
雖中藥散劑和中藥顆粒劑都屬于固體,但中藥顆粒劑先溶于水后再使用,和口服液制劑一樣通過飲水給藥。中藥散劑則經過胃部的消化吸收。口服溶液劑比顆粒劑的使用方便、更快捷。
高山鼻原康/正冠樂溶液/安黃舒液態/金方-15
高山呼靈口服液/白頭翁口服液/料理口服液/金方-10號
對中藥產品制劑的選擇使用,選擇不同的劑型就有不同的使用方式,而同一種藥物的劑型不同,其作用也不盡相同,時效性更不同。直觀而言,機體對口服溶液劑的吸收比顆粒劑快,機體對顆粒劑的吸收比散劑快。
楊樹花口服液/藿香正氣口服液/黃芪多糖口服液/四逆湯
在畜禽生產中,如果單從藥物的時效性來評價哪一種中藥更有用,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請關注下一篇《從藥效性評價||中藥散劑、顆粒劑和口服溶液劑哪一種劑型更好?(2)》